1、学院介绍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现已形成以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五个学科方向,是全国最早涉及公共管理研究的院校之一。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8个,硕士点11个,非全日制MPA专业学位点1个。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理,专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9人,全国出色教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陕西出色教师1人,西安出色教师1人,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学院MPA教育中心是国家第二批MPA专业学位授与点,拥有优质的师资力量,其非全日制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地方政府管理研究、西部区域社会保障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研究。
为进一步适应西部区域人才进步需要,丰富MPA教育内容,灵活MPA教育管理模式,健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为此,学校2025年继续招收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
2、研究方向
结合并依托公共管理学院现在健全的学科体系和具备保障性的师资力量,即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五个学科方向,这类方向均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学科专业,其中,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学和公共政策与管理3个学科为重点进步。因此,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研究方向设为:公共政策、应对管理、文化事业管理。
3、培养目的
公共政策研究方向的开设是为提高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决策和实行能力的需要。它最大限度地综合了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常识,运用跨学科办法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并力求探寻解决渠道。通过对该研究方向的深入学习,其毕业生合适在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对公共管理范围内具体政策问题的调查、剖析、评估工作。
应对管理研究方向主如果为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培养具备公共行政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常识,学会应对管理常识体系,可以从事应对管理工作,擅长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专门人才。从2025年的SARS事件到2025年雪灾、汶川地震等一系列的公共安全事件考验着大家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因此,培养专门的应对管理人才,提高政府行政职能效率成为以后国内专业学位教育进步的新方向。
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方向适应了我党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大进步大兴盛新局面的需要;旨在培养可以熟知国内文化宣传与管理的有关法规、政策;扎实学会系统的现代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文化宣传能力;通晓文化事业管理规律及文化产品推广方案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其毕业生能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社区文化管理单位与卫生、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文化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品推广、策划与有关文化艺术教学与研究工作。
4、培养规格及需要
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为基本需要,培养既学会坚实管理基础,又熟知管理规则和办法,拥有策划、组织、管理、协调的健全管理技能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5、报名要求
报名参加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需要和条件:
1.符合以下各项需要
(一)中国公民。
(二)拥护中共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低于40周岁(1971年8月31日将来出生者),考试报名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需要。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职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
6、考试考哪几科
公共管理硕士(MPA)初试科目设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两个单元,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概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概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有关机构组织编制。
7、报名日期及地址
在线报名时间为:2025年十月10|31日,报名入口:http://yz.chsi.com.cn
现场确认时间为:2025年11月10|14日,现场确认地址:西北大学北校区。
8、联系部门
西北大学MPA教育中心
联系电话:029-88302906、88303536
通讯地址:西安太白北路229号
邮政编码:710069
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29-88302210
通讯地址:西安太白北路229号
邮政编码:710069